中国水鸟大全图集(中国水鸟图片及名字)

摩比网 2023-01-16 22:51 编辑:admin 149阅读

1. 中国水鸟图片及名字

是,野鸭就是野鸭子,野鸭是水鸟的典型代表,野鸭是绿头鸭在北半球的俗名。野鸭属鸟纲、雁形目、鸭科;其数量非常多,是多种野生鸭类的通俗名称,有十余个种类。野鸭能进行长途的迁徙飞行,最高的飞行速度能达到时速110公里。

雌野鸭体型较小,体长50~56厘米,体重约1千克

2. 中国水鸟图片及名字简介

中国北方常见水鸟普通翠鸟图谱。

普通翠鸟:小型鸟类,体长16-17厘米,翼展24-26厘米,体重40-45克,寿命15年。外形和斑头大翠鸟相似。但体型较小,体色较淡,耳覆羽棕色,翅和尾较蓝,下体较红褐,耳后有一白斑。雌鸟上体羽色较雄鸟稍淡,多蓝色,少绿色。头顶不为绿黑色而呈灰蓝色。胸、腹棕红色,但较雄鸟为淡,且胸无灰色。幼鸟羽色较苍淡,上体较少蓝色光泽,下体羽色较淡,沾较多褐色,腹中央污白色。

3. 中国水鸟大全

世界十大最长的蛇

1、亚马逊森蚺

亚马逊森蚺也称森蚺、绿水蚺,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蚺,最长可达10米以上,重达225公斤以上,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。森蚺仅生活于南美洲,生性喜水,通常栖息在泥岸浅水中。森蚺是非常出色的捕猎者,是南美洲河流食物链的顶端,既能在水中窥伺前来饮水的动物,也可以躲藏到树上捕获猎物,其捕杀猎物以缠绕为主,主要捕食水豚、水鸟、龟,甚至凯门鳄。

2、网纹蟒

网纹蟒因两眼延伸到嘴角、身体背部为灰褐色或黄褐色、有复杂的钻石型黑褐色及黄或浅灰色的网状斑纹花纹而得名,又称为霸王蟒、网蟒,无毒,是有鳞目、蛇亚目、蟒属下的大型蟒蛇,为世界最长之蟒蛇,也是仅次于亚马逊森蚺的第二大蛇类。网纹蟒一般约8-9米,最长可达12米,体型细长,缠绕力非常强大,具有强烈的攻击性,是东南亚热带雨林里可怕的掠食者。

3、缅甸蟒

缅甸蟒(学名:Python bivittatus)也有人称为缅甸岩蟒,又叫南蛇、琴蛇、双带蚺,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亚洲岩蟒的亚种之一,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,在亚洲缅甸蟒是第二大蛇,根据《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》记载,此前最长的一条缅甸蟒长9.75米,但是大部分的个体多在五米以内,体重可达91公斤。缅甸蟒是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品种,多居于热带雨林里。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较容易接触到它们,有时也会出没于树木上。

4、紫晶蟒

紫晶蟒是澳洲最大的蛇类。这种大蛇是以捕杀袋鼠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而闻名的。它看上去像一头巨大的地毯蟒。长度为3.5到5米,最长为8.5米。栖息环境为热带雨林,灌木丛, 裸露岩石的阴凉处。猎物为蝙蝠、负鼠、鼠类, 澳洲小袋鼠, 袋鼠、淡水鳄和一些鸟类。在捕猎时通过缠绕和压缩让猎物窒息而死。分布范围为北昆士兰。紫晶蟒无毒,但是巨大的体型会对小孩造成威胁。

5、水蟒

水蟒一般指水蚺,也称为绿森蚺、绿水蚺,是现存蛇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,成年水蚺体长5-10米,体重可达220公斤,习栖江河中,可长时间没入水中或把头露出水面一点。水蟒主要捕食陆生动物,如哺乳类及鸟类,在有些地方也吞吃短吻鳄,属于卵胎生,还有夏眠现象,可能与它生活的水域变干有关,水蚺可埋入淤泥中,借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。

6、非洲岩蟒

非洲岩蟒(学名:Python sebae)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下的一种无毒蟒蛇,非洲最大的蛇,身体较长,最长可达7.5米,在不同地域间差异很大,有着棕色、橄榄色、栗色或黄色的斑块。非洲岩蟒活跃于一般草原和热带草原,主要以羊、羚羊、胡狼、蜜獾等为食,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撒哈拉地区。非洲岩蟒亦是常见的受饲养蛇类之一,愿意接受定时喂食鼠类及兔子。目前共有两个亚种已被确定。

7、黄金蟒

黄金蟒,为脊索动物门、蟒科、黄金蟒属动物,无毒,是缅甸蟒蛇的白化突变种,也是一种十分稀少的变异品种,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黄金蟒通体金黄并有白色不规则纹路,成体可以长到约7米长。在野外的黄金蟒如果有机会与另一条黄金蟒交配,就会将它独特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,但是这种几率十分小,因而黄金蟒十分难得,其主要分布在印度、斯里兰卡、缅甸和泰国北部。

8、亚洲岩蟒

亚洲岩蟒(Python molurus),又称印度蟒、黑尾蟒。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下的一种无毒蛇类,主要分布于亚南亚,是南亚地区体型最大的蛇类。2009年,其亚种缅甸蟒被确认为独立品种。成年的亚洲岩蟒平均能长达4米,体重约为30-60公斤或以上,其围量更冠绝其它一般的蛇类。目前,体型最长印度蟒的纪录是5.85米长(纪录者为西孟加拉邦的Cooch-Behar)。印度蟒的鳞片平滑具光泽,头部较为扁平,鼻端阔大并且向上方翘起。眼睛细小,拥有直线式的瞳孔,虹膜有明显的金色斑点。其身体上有已经退化的残肢,在肛门附近有相关痕迹,成短刺状。

9、眼镜王蛇

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、过山峰、大眼镜蛇等。虽称为“眼镜王蛇”,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,它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,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,反应也极其敏捷,且排毒量大、毒性强,中毒后几分钟即可导致死亡,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。眼镜王蛇在中国西南与华南地区常有出没,通常栖息在草地、空旷坡地及树林里,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——其他蛇类,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

10、黑曼巴蛇

黑曼巴蛇,又称“黑树眼镜蛇”,是第二大的陆生毒蛇类,是攻击速度最快的蛇,可以达到19千米/小时的时速,也是曼巴蛇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,有“非洲死神”之称。黑曼巴蛇体形细长,体长一般都在2米以上,最长记录可达4.5米,头部呈长方形,体色为灰褐色,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。黑曼巴蛇除了像其他曼巴蛇一样,栖息在树上外,还会在地面猎食,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像老鼠等为食,也会捕食蜥蜴、小型鸟类等。

4. 中国水鸟类大全图片

因为鸊鷉将嘴尖、鼻孔和眼睛露出水面观察动静,遇有危险便在水下潜逃。

鸊鷉(学名:Podicedidae;英文名称:Grebes):是一类水鸟,共有6属22种53个亚种,羽毛松软如丝,头部有时具羽冠或皱领;嘴细直而尖;翅短圆,尾羽均为短小绒羽;脚位于体的后部,跗骨侧扁,前趾各具瓣状蹼

与潜鸟科的主要区别是脚趾上具瓣蹼。翅膀短,能飞却不善飞,因而不是迫不得已它很少起飞。突然受到惊吓时可以跃离水面起飞,但飞得很低,几乎贴着水面。

冬季栖息于溪流,夏季到湖沼中繁殖,主要以小鱼、虾、昆虫等为主。早成性。繁殖于淡水湖泊。在水面以枝、叶等筑浮巢,每窝产卵6-7枚。鸊鷉分布广泛,除两极和大洋中的岛屿外,几乎遍及全球。

鸊鷉(拼音pìtī):构成鸊鷉科以瓣趾代替蹼,有一发育不全的尾,十分擅长潜水,能在水下作长距离游泳。

形态特征

鸊鷉类都是典型的游禽,体长约26-74厘米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雄鸟和雌鸟比较相似,身体很象鸭子,但较为肥胖,羽毛松软如丝,头部有时具羽冠或皱领;嘴形直,细而侧扁,端部很尖;鼻孔透开,位置近嘴的基部;眼先(即眼睛前面的部位)裸露,颈部较为细长,翅膀短小,具有12枚初级飞羽,但第一枚退化,次级飞羽则缺少第五枚。尾巴更短,仅剩有几根柔软短小的绒羽,脚位于体的后部,跗骨侧扁,前趾各具瓣状蹼。或几乎没有。两只脚的位置在身体的后部,近臀部,跗跖侧扁,

生活习性

鸊鷉是一种善于潜入水中猎取食物的水鸟,生活在芦苇和杂草丛生的湖泊、池塘、沼泽中。鸊鷉的种类较多。能够长时间潜入水中,并且会将嘴尖、鼻孔和眼睛露出水面观察动静,遇有危险便在水下潜逃。鸊鷉几乎终生在水中生活,常集群栖住。不善飞翔。游泳时不用翅而以脚,极少行走在地上。能潜水觅食,一般潜水仅1-4米深,潜入水中的深度和持续时间均不如潜鸟。

常集成三五只或十余只的小群。善游泳和潜水,在陆地上亦能行走,但行动迟缓而笨拙。飞行力弱,在水面起飞时需要在水面涉水助跑一段距离才能飞起,在陆地上则根本不能起飞。飞行距离短而且飞得不高。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,脚拖于尾后,两翅鼓动较快。性活跃,活动时频频潜水取食,休息时常一动不动地漂浮于水面,遇人则游入水草丛中或潜入水下隐藏,不时又在附近露出水面。

通常白天活动觅食,捕食方式通过潜水追捕。食物主要为水生昆虫及幼虫、虾、甲壳动物、软体动物、小鱼和小草等。会和鸬鹚发生争抢。沿着海岸生活的种类,冬季期间食物近一半是海蟹

5. 水鸟图片及名称

1.水鸟指栖息或经常栖息于湿地的鸟类,包括游禽和涉禽。从分类学上看,水鸟包括潜鸟目、鸊鷉目、鹳形目、雁形目、鸻形目的全部鸟类,以及鹈形目、鹤形目、佛法僧目的部分鸟类。。

2.雏鸟(英文名称:Nestling):指不能独立生活的幼小鸟类。按照雏鸟发育的情况,鸟类可以分为早成雏(离巢雏)和晚成雏(留巢雏)两类。

早成雏孵出时眼睛已经睁开,耳朵能听,腿脚有力,全身被稠密绒羽,待身体上的水分干燥,可立即随亲鸟啄食,大多数鸡、鸭都属这一类。

晚成雏孵出时,眼睛不能睁开,全身裸露,没有或只有少数绒羽,在巢内要停留相当时间(15天至几个月不等)